文章內容

article_man_pic

介面與匯流排(Interface & Bus)

Hightech   2018-02-15    A20180215001
點閱 710
評論 1
基礎
article_pic

 

❐ 介面的特性
要將兩個不同電子設備內的積體電路(IC)連接起來,必須讓兩端經由相同的傳輸介面才能達成,這個傳輸介面稱為「介面(Interface)」或「匯流排(Bus)」,介面或匯流排必須滿足下列兩個特徵,才能進行通訊:
➤相同的通訊協定:要將不同的電子設備連接起來,其實就是要讓兩端的電子設備能夠互相通訊(溝通),因此兩端電子設備內的積體電路(IC)必須使用相同的「通訊協定(Communication protocol)」,也就是兩端所送出0與1的排列順序必須相同,而且兩端電子設備內的積體電路(IC)都認得。
➤相同的接腳數目(Pin):要將不同的電子設備連接起來,在硬體上當然會有相同的「接腳數目(Pin)」,就好像「插頭」要連接到「插座」一樣,最基本的條件是都有兩個孔洞,而且孔洞的大小和距離與插頭互相配合,否則無法順利連接。知識力www.ansforce.com。

 

❐ 介面的傳輸速度
傳輸介面的功能是用來將兩個不同的電子設備連接起來,也就是將兩個不同電子設備內的積體電路(IC)連接起來,由於大部分的介面都是用來傳送數位訊號,因此大多使用「資料傳輸率(Data rate)」來表示傳輸速度,資料傳輸率的單位是「每秒位元數(bps:bit per second)」,代表每秒可以傳送幾個位元,也就是每秒可以傳送幾個0或1,例如:1Gbps代表每秒可以傳送十億個位元(十億個0或1)。

 

❐ 訊號的傳輸模式
通訊介面訊號的傳輸模式有單端信號與差分信號兩種,如<圖一>所示:
➤單端信號(Single-ended signal):直接使用高電壓(例如:3.3V)傳送數位訊號1,使用低電壓(例如:0V)傳送數位訊號0,這種方法只需要一根導線就可以傳輸一組數位訊號,但是只要有一點雜訊就會產生嚴重干擾,如<圖一(a)>所示,原本傳送端送出的最後一個位元是0,但是一個升壓的干擾訊號造成接收端誤判為1。因此單端信號只能慢慢傳,資料傳輸率無法提高,只好同時使用許多條線(排線)一起傳送資料,而且電壓必須夠高(比較耗電),才不容易因為干擾訊號而誤判,例如:早期硬碟機所使用的IDE(PATA)介面就是屬於單端信號,因此同時使用許多條線(排線)一起傳送資料。
➤差分信號(Differential signal):同時使用兩根導線傳輸一組數位訊號,假設共模電壓(Common mode voltage)為1.2V(V+為實線,V-為虛線),我們定義V+>V-為數位訊號1,V+<V-為數位訊號0,如<圖一(b)>所示,當訊號傳輸過程中受到電磁干擾(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的時候常常是造成數位訊號同時升壓或降壓,原本傳送端送出的最後一個位元是0(V+<V-),但是一個升壓的干擾訊號造成V+與V-同時升壓,結果還是0(V+<V-),顯然差分信號抵抗電磁干擾的能力很好,電壓不停升降交叉可以精確定位,共模電壓與電壓差很小(比較省電)仍然可以使用,雖然差分信號的積體電路(IC)設計較為複雜,目前仍然大量使用在各種高速傳輸介面上,例如:電腦最常使用的SATA、PCI express(PCIe)介面就是屬於差分信號。知識力www.ansforce.com。

 

圖一 通訊介面訊號的傳輸模式。

 

❐ 熱插拔(Hot swapping/Hot plugging/Plug and play)
熱插拔是指電腦週邊設備在電腦開機以後,可以隨插即用,不需要重新開機。要達到熱插拔的特性,個人電腦必須具有「輪詢(Polling)」的功能,也就是個人電腦每隔固定的時間(例如:1秒鐘)去「輪流詢問」這些具有熱插拔特性的介面,是否有週邊設備(例如:鍵盤、滑鼠、隨身碟)連接上來,一但發現有外接設備連接上來,立刻尋找驅動程式啟動這些連接上來的設備,例如:USB、IEEE1394等介面都具有這種熱插拔的特性,使用上非常方便。早期個人電腦使用的COM、PS/2介面不具有熱插拔的特性,每次有新的週邊設備連接上來,就必須重新開機,才能讓個人電腦以驅動程式啟動這些連接上來的設備,使用上非常麻煩。

 

【請注意】上述內容經過適當簡化以適合大眾閱讀,與產業現狀可能會有差異,若您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想要提供意見,請自行聯絡作者;若有產業與技術問題請參與社群討論。
【延伸閱讀】其他詳細內容請參考「積體電路與微機電產業,全華圖書公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