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人工智慧看臺灣產業大未來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4
A20200313005

AI 儼然已繼續成為2018 年高科技業的熱門議題,從 CES展場中AI的應用分類,可見包括機器人、無人車、 智慧家電、智慧運動輔助、智慧零售與物流與智慧金融等。相關應用莫不強調AI對終端裝置的加值效果, 使終端裝置變得更為聰明與人性化,讓使用者更便利。

兆豐案扯到爆 向美烏龍申報多40億美元
yafat
2020-03-29 09:53
A20160928001

〔記者鍾麗華、楊淳卉/台北報導〕扯到爆!兆豐銀行紐約分行遭美重罰紛擾近一個月,原因之一竟然是「寫錯字」?

公司理財、投資學、金融市場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20-03-29 09:52
A20170503001

學習財務管理有何用處?一般而言,財務管理所學習的知識,比較適用於大公司、大企業的經營管理,但該科所涉及到的金融知識,對於一般市民的投資亦有所幫助。所以財務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與個人投資理財而言,都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在海底深處竊聽海洋生態的多樣性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2
A20170602013

聽海洋中的聲音能做甚麼?是研究如何偵測潛水艇嗎?這是我在研究過程中最常被問的問題。其實,會想到要透過聽聲音來研究海洋動物的生態習性,都要從一次出海調查中華白海豚的經驗談起。

全球暖化的啟示—溫度記錄歷史故事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2
A20170603008

人類的活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依據1988年成立的聯合國「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PCC)每6年發表一次「全球氣候評估報告」,2013年9月30日正式發表「第5次氣候評估報告(AR5)」提出「根據最新的氣候模式,本世紀末全球溫度恐上升4.8℃」。

快速檢測食物中重金屬與農藥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1
A20200131002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安風暴,使得國人越來越重視食安議題,衛教與健康資訊的普及亦促使有機蔬食蔚為風潮。走進你我都熟知的一般生鮮通路,皆可以輕易看到標示有機的蔬果陳列在貨架上販售,有機蔬食店家更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但是大家在採購這些有機蔬果的同時,難免會想問,這些蔬果是否真的沒有農藥以及重金屬殘留呢?是否有既快速又準確的篩檢方式來為消費者把關呢?

彩色電子顯微鏡是怎麼一回事?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1
A20200203005

顯微鏡的發明,讓我們得以觀察人眼難以分辨的微小世界。光學顯微鏡以可見光成像,好處是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染劑讓組織不同結構呈現不同顏色,人眼容易判別;缺點則是解像力有限,小於0.2 微米的構造,細節難以清楚在顯微鏡下呈現。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成像,好處是解像力至少比光學顯微鏡好上1000 倍,奈米等級的構造能清晰辨識;缺點則是電子顯微鏡下的世界只有黑白。

無遠弗屆、動靜皆宜 地圖服務時代的來臨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1
A20200203009

地圖是一種視覺化的工具,將廣大的現實世界化為縮影,讓我們得以解讀空間資訊。近年來,資訊科學、網際網路、行動裝置、定位技術、地理資訊系統、社群媒體等領域快速發展後,我們正進入一個全新的地圖服務與應用環境,有別於傳統的地圖展示角色,未來的地圖服務將帶來「無遠弗屆」及「動靜皆宜」的嶄新與創意應用,徹底顛覆空間資訊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