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暖化的啟示—溫度記錄歷史故事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2
A20170603008

人類的活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依據1988年成立的聯合國「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PCC)每6年發表一次「全球氣候評估報告」,2013年9月30日正式發表「第5次氣候評估報告(AR5)」提出「根據最新的氣候模式,本世紀末全球溫度恐上升4.8℃」。

快速檢測食物中重金屬與農藥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1
A20200131002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安風暴,使得國人越來越重視食安議題,衛教與健康資訊的普及亦促使有機蔬食蔚為風潮。走進你我都熟知的一般生鮮通路,皆可以輕易看到標示有機的蔬果陳列在貨架上販售,有機蔬食店家更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但是大家在採購這些有機蔬果的同時,難免會想問,這些蔬果是否真的沒有農藥以及重金屬殘留呢?是否有既快速又準確的篩檢方式來為消費者把關呢?

彩色電子顯微鏡是怎麼一回事?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1
A20200203005

顯微鏡的發明,讓我們得以觀察人眼難以分辨的微小世界。光學顯微鏡以可見光成像,好處是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染劑讓組織不同結構呈現不同顏色,人眼容易判別;缺點則是解像力有限,小於0.2 微米的構造,細節難以清楚在顯微鏡下呈現。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成像,好處是解像力至少比光學顯微鏡好上1000 倍,奈米等級的構造能清晰辨識;缺點則是電子顯微鏡下的世界只有黑白。

無遠弗屆、動靜皆宜 地圖服務時代的來臨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1
A20200203009

地圖是一種視覺化的工具,將廣大的現實世界化為縮影,讓我們得以解讀空間資訊。近年來,資訊科學、網際網路、行動裝置、定位技術、地理資訊系統、社群媒體等領域快速發展後,我們正進入一個全新的地圖服務與應用環境,有別於傳統的地圖展示角色,未來的地圖服務將帶來「無遠弗屆」及「動靜皆宜」的嶄新與創意應用,徹底顛覆空間資訊未來的發展。

用雷射繪製地形 ─ 空載光達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0
A20200203007

雷射光依不同功率分別在生活環境當中應用,像是超市的條碼掃描機、高速公路測速器、雷射光筆、雷射印表機、雷射燈光表演等;高功率雷射可用在醫學(醫美、手術治療、視力矯正)、工業製程、軍事目的等。而接下來要談的雷射技術,既不應用於醫療也不是軍事戰鬥,簡單來說是將發射雷射光束的儀器帶到天空,自上空向地面發射雷射光,藉由回波訊號計算對地距離以獲得精細的地表資訊,此種技術稱為光達。

走入影像的虛實之間 — 專訪鄭有傑導演的電影製作
科學月刊社
2020-03-29 09:50
A20200203004

與鄭有傑導演的見面訪問,是在一個寒流來襲的午後,來到位在新店的一期一會工作室,應門的是鄭有傑導演,導演親切的招呼,很難想像《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Days We Stared at the Sun)中那時而狂放、時而悲傷的情緒是出自眼前斯文的導演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