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正體中文

文章列表

article_man_pic
分解塑膠碎片的海洋生物
科學月刊社  2020-03-25 21:51  A20200218003 
article_pic
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會製造出1.2 億噸以上的塑膠製品,像是手提袋、塑料瓶等,而這些產出,都是塑料污染的主要來源。最近,科學家發現一個塑膠提袋會被海洋生物分解成約175 萬個微小碎片,造成潛在的環境破壞與物種危害。
article_man_pic
穿戴裝置的未來新能源—可撓式熱電晶片
科學月刊社  2020-03-25 21:49  A20200218005 
article_pic
當世界各國積極開發再生能源時,其中有一種再生能源熱電晶片,除了體積小、使用壽命長、無噪音外,還能將熱能與電能相互轉換,並回收廢熱轉換為生活用電。然而傳統熱電晶片目前遭遇相當大的瓶頸,例如:單價高、晶片易碎,所以一直難以在生活中的室溫環境下商業化。近年來可撓裝置與穿戴式裝置的興起,將熱電晶片改良為可撓式晶片應用在裝置中,為熱電晶片的應用帶來新的發展。
article_man_pic
有機廢棄物再利用及快速處理技術之發展
科學月刊社  2020-03-25 21:49  A20200218004 
article_pic
農業、畜牧業、食品加工業、釀酒工廠等產出之廢棄物量甚鉅,若未採取適當處理常會造成環境的危害,如臭味、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等,及對人畜安全的威脅。有機廢棄物含水量相對較高,若以焚化或掩埋方式處理,需土地和資金的大量投入且效果不彰,更可能因而降低焚化爐及掩埋場之壽命。現今原物料高漲,全球暖化威脅日益嚴重,故將有機廢棄物予以資源化是當今解決環保問題的重要對策。
article_man_pic
真正的救命仙丹 — 胰島素發明史
科學月刊社  2020-03-25 21:47  A20200219001 
article_pic
糖尿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疾病。早在3000多年前的埃及,就有類似糖尿病症狀的記載。而距今2000多年前的希臘醫書,也描述了第一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1) 病人的症狀:多尿、消瘦,而且很快就死亡。其實,所謂的第一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病人,因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而產生嚴重的代謝異常。在胰島素發現以前,控制病情的唯一辦法就是禁食。
article_man_pic
心臟微弱的生理訊號- 利用心電圖辨識身分
科學月刊社  2020-03-25 21:46  A20200220001 
article_pic
生物辨識是利用人體的特徵去做身分的辨認,尋找每個人不一樣特徵元素,利用自身的特殊指標來分辨個人。所謂的人體特徵可以包含簽名、動作行為、生理特徵、影像特徵和基因序列等,而常用的生物辨識包含行走的步態、聲紋、臉部特徵、臉部表情、指紋、掌紋、血管紋路、虹膜、眼底視網膜和DNA 等辨識。
article_man_pic
鈣鈦礦螢光奈米晶體在光電領域之應用
科學月刊社  2020-03-25 21:46  A20200220002 
article_pic
從量子點說起⋯⋯ 螢光奈米晶體主要是具有自發螢光特性,且為奈米尺寸之材料,當中以量子點(quantum dot)最為特殊,此種稱之為量子點的材料主要是將激子(即電子電洞對)束縛在三維空間方向上的半導體奈米結構。
article_man_pic
獨一無二的身體特徵- 生物辨識起源與演進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20  A20200220003 
article_pic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在每天所接觸的人群當中,我們可以依據五官接收到這些人的外在資訊(影像、聲音或氣味等), 輕易地識別出自己的親友。仔細想想,我們究竟是如何處理這些資訊,並做成正確的判斷?這些經由人類五官所接收到的人體外在資訊,稱為生物特徵。
article_man_pic
隱藏在靈魂之窗內的細節- 虹膜辨識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20  A20200220004 
article_pic
隨著互聯網與物聯網的蓬勃發展,生物認證技術在身份認證領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已將生物認證明定為高等級的資訊安全系統所需採用的身份認證技術。業界普遍認為生物認證正逐漸取代傳統身份認證技術,而作為生物認證的尖端代表──虹膜辨識技術,更以具有高精確性、高唯一性、高可靠性等特性,扮演著獨領風騷的角色。
article_man_pic
難以偽造的辨識認證-手掌與手指靜脈特徵辨識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20  A20200220005 
article_pic
生物特徵辨識具備免攜帶、不會遺失損毀、不易仿造、獨一性等特點,透過非侵入的方式擷取特徵,以使用者角度而言,較不會產生排斥感。
article_man_pic
半導體雷射—點燃雷射商品化的火種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9  A20200309001 
article_pic
在人類歷史中曾經經歷過許多轉捩點,讓我們的生活有了突破性的改變,例如火在生活中的應用、鐵器的使用、 引擎的發明、電力的發明和普及。就筆者的觀點,在 20 世紀中最重要的發明是「電晶體」和「雷射」,這兩項重要的發明石破天驚般的改變了人類的文明發展。在現今的生活中,我們也隨時隨地享受著這兩項發明所帶來的便利甚至是負擔。
article_man_pic
當醫學邂逅數學 — 精準預測的科學觀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9  A20200309002 
article_pic
生物醫學的瞬息萬變與平衡觀可以從巨觀延伸至微觀,並結合可逆與不可逆多階段事件之瞬間及累積風險特性,發展出目前最熱門的個人化精準預測醫學,以呈現疾病在不同個人特徵下動態時間進展,進而替病人設計量身訂做預防性健康投資方案。這樣的疾病進展就如同院內感染導致高血糖而至糖尿病發生的馬可夫鏈(Markov chain)模式,釐清此模式對於解釋疾病的進展及介入效益評估有相當大助益。
article_man_pic
化合生活的美好點滴 ── 第一化粧品工廠 黃國芬副總經理專訪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9  A20200311001 
article_pic
桃園市龜山區的華亞科技園區裡,集結全桃園市產值最大的幾間重要工廠,當中不乏華亞、廣達電等科技業龍頭。在一片計算機海的環伺下,我們不禁好奇作為一間化粧品工廠,第一集團當初選址的原因是什麼。
article_man_pic
化妝品,不只是擦漂亮的 —— 當代妝品中不可或缺的機能性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9  A20200311002 
article_pic
近年化妝品產業蓬勃發展,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工業 生產統計,〈臺灣化妝品製品製 造產業產值〉自2011年起,即保持穩定成長,截至2013年該項產 值為新臺幣 13億元。即使近來因全球經濟低靡或歐債危機造成全球化妝品產業市場規模呈現萎縮狀態,但臺灣的化妝品仍持續成長,2017年我國化妝品產業出口額達7.3億美元新高,其中主要外銷國為中國及香港,且年增加率 13%,故化妝品產業仍前景可期。
article_man_pic
水嫩肌大小事 ─ 化妝保養品的保濕作用與對應成分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9  A20200312001 
article_pic
肌膚包裹著我們的身體,以防止外來的各種刺激和傷害,發揮保護人體的功用,一位成人全身皮膚面積大約是 1.6 平方公尺,厚度則隨著年齡、性別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皮膚由外而內可大致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另外還有毛髮、指甲等附屬器官。
article_man_pic
為什麼有些藥是膠囊、有些是粉狀? 劑型設計與藥品的製程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8  A20200312002 
article_pic
偶爾感冒到診所諮詢醫師,問診後從藥師手中接過一包藥袋,打開一瞧:白色、綠色、粉紅色、各種大小、形狀的藥錠膠囊分布其中,再看看藥品清單,每顆藥錠分別有不同功能:止痛藥、退燒藥、止鼻水藥、止噴嚏藥、鎮咳祛痰藥、各種胃腸症狀藥。為什麼不同治療成分要分別做成不同的藥錠?顏色、外觀、大小各有什麼不同?內心的種種疑問才剛冒出,便隨著藥錠與水咕嚕咕嚕吞下肚。
article_man_pic
專利也會過期? 剖析新藥與學名藥的智慧財產權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8  A20200312003 
article_pic
每次看完醫生接著到藥局領藥的時候,是否曾經注意同一種成份的藥品,可能由不同的廠商所生產,這其中有什麼差異呢?常聽說藥品有專利保護,為何有這麼多藥廠都在做相同成分的藥,難道不怕「專利侵權」?
article_man_pic
電路也能有「軟筋骨」 穿戴式電子裝置新風景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8  A20200313001 
article_pic
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研發在近年相當熱門,幾項重點產品中,有的用來追蹤身體健康狀況,有些則透過數據蒐集來評估或預防疾病。以往大眾對這一類產品的印象都相當「生硬」,無論材料或成品,都好像無法擺脫這些硬底子的宿命。近日,中國國家奈米科學中心研究團隊在該領域又有新的突破,成功打造首款高導電與生物相容性兼具的軟性光電(flexible electronics),可望促進穿戴式及植入式電子裝置的新興應用。
article_man_pic
蜜蜂與農藥的戰爭 ── 歐盟禁用新菸鹼藥物的始末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8  A20200313002 
article_pic
要說起蜜蜂與農藥的戰爭,得把時間拉回到1994 年的夏天。那時,風和日麗的法國田園,成片向日葵一如往常地隨風搖擺。在晴朗的天空下,綿延不絕的向日葵田間,偶有幾隻蜜蜂穿梭其中,牠們時而翩翩飛舞,時而駐足停留在向日葵上採蜜,並帶回自己所屬的巢穴供女王蜂與幼蟲食用。
article_man_pic
臨床試驗「盲不盲」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7  A20200313006 
article_pic
報章雜誌上斗大標題寫著「浩鼎乳癌新藥解盲 科學上成功,法規上失敗?」,對此,浩鼎 董事長表示,依據2016年2月解盲「初步」數據顯示,用藥組與對照組相比,主要療效指 標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外界認為這就是所謂的「解盲失敗」,但其中許多有意義的科 學及臨床資訊,已為未來產品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目前乳癌新藥全球三期臨床試驗預估 2020年完成收案,2022年完成期中分析,2023年解盲。
article_man_pic
全球減碳利器 ─ 碳交易市場
科學月刊社  2020-03-22 22:17  A20200313007 
article_pic
根據國際安永會計事務所(Ernst & Young)今(2018)年出版的再生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標顯示,臺灣在2017年雖然較前年進步,但排名仍是比2012~2015 年差,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臺灣碳交易市場的進展緩慢。